校長的話>>2019年3月

2019年3月 枕獅山而面香海 仰華德以立黌宮

 

回想五十多年前,來自美國的外方傳教士任澤民神父,與陳振名校長及一眾老師,在這背枕著獅子山,面迎著香港維多利亞海港的地方,仰賴著華理柱主教的德行,建立了我們的學校。

 

這個學校歷史故事,正是來自同學們都琅琅上口的華德校歌。

 

大家知否我們的校歌是出自誰的筆下?又可有細嚼歌詞內容的含意呢?

 

華德校歌乃由李士秀先生(1909-1997)作詞,黃友棣先生(1912-2010)作曲。

 

 

李士秀(左)(1909-1997)生於廣東茂名,廣東國民大學文學系畢業,曾任茂名德明中學校長、香港大同中學校長兼校監、珠海大學文學系教授。李先生愛音樂,初以校園生活為題材寫曲詞,後以時事生活為主調,情真意摯,感人肺腑。

 

黃友棣(右)(1912-2010)生於廣東高要,廣州中山大學教育系畢業,曾於德明中學、香港大同中學和珠海大學任教,後赴義大利羅馬深造音樂。卒業後,致力創作,推動音樂普及化。

 

先生二人相識於茂名德明中學,一見如故,開始合作,多年來創作不少名曲,計有「桐淚滴中秋」、「寒夜」、「中秋怨」等。

 

華德學校邀得李士秀和黃友棣兩位大師為校歌填詞作曲,乃因下午班老師陳坤儀是李先生的兒媳。李士秀與黃友棣既是同僚,又是合作夥伴,情深誼厚,兩人遂再度合作,譜出言近旨遠,莊嚴活潑的華德校歌。

 

(資料由第二屆(1966年)畢業校友陳思嘉女士提供)

 

 

枕獅山

 

 

面香海

 

 

 

《華德校歌》

 

枕獅山而面香海 仰華德以立黌宮

 

與主同在 寶訓是從

 

神形兼祐 德教乃隆

 

樹人樹木 鬱鬱蔥蔥

 

英才誕育 為眾效忠

 

愛鄰若己 天下為公

 

涵汪洋之大量 駕峻嶺之雄風

 

大哉我校

 

如月之永恆 如日之方中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行將退休的老師張德明博士,與我們分享他對校歌內容的理解。

 

 

背枕著獅子山,面迎著香港維多利亞海港,


仰賴著華理柱主教的德行,建立了我們的黌宮(註1)。

 

願主與我校同在,讓我們能緊緊依從聖經的寶訓。

 

願主護祐神長和師長們神形康泰,好使他們的品德教化工作越見興隆(註2),


培育人才之盛,猶如林木茂密,鬱鬱蔥蔥。

 

願我校造就的英才,都為普世眾人效忠,


愛護鄰人如同自己(註3),深諳天下應為公眾所共有(註4)。

 

願同學懷有包涵汪洋大海的氣量,


願同學懷有凌駕峻嶺崇山的雄風(註5)。

 

我們偉大的母校啊!


願您如月之恆,永育棟樑;


願您如日方中,永澤杏壇(註6)。

 

 

王伯基校長
2019年3月

 

註1: 黌宮,即學校。參見《後漢書儒林傳》。
註2: 天主教《七祈求》的第三求:「求為主教,並諸位鐸德。祈主賜以神形兼佑、德化日隆。」
註3: 「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瑪竇福音22:39
註4: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註5: 這裡的「汪洋」、「峻嶺」,正好與首句「獅山」、「香海」呼應。
註6: 《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